关于“人无信不立”的名言和故事,以下是十则:
名言
民无信不立。——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轻诺必寡信。——老子
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孟子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孔子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故事
曾子杀猪:曾参为了兑现对儿子的承诺,真的杀了家里的猪,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
商鞅立木为信:商鞅通过立木为信的方式取信于民,为秦国的变法奠定了基础。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多次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国家灭亡,体现了失信的严重后果。
季布一诺千金:季布承诺的事情一定做到,赢得了“一诺千金”的美誉。
晋文公退避三舍:晋文公遵守诺言,退避三舍以报答楚王的恩情,体现了诚信的品德。
郭沫若偷花:郭沫若小时候偷拿别人的芭蕉花,后来意识到错误,从此改正,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
关羽三约:关羽在曹操的劝说下,坚守对刘备的承诺,体现了忠诚和信义。
晏殊立信:晏殊在科举考试中坦诚自己的情况,最终得到皇帝的赞赏,体现了诚信的价值。
季布和季父:季布和季父都坚守诚信,不背信弃义,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曾参的妻子:曾参的妻子虽然最初只是哄孩子,但后来也被曾参的诚信所感动,共同杀猪,体现了诚信的家庭影响。
这些名言和故事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坚守信用,做到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