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孔子的名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荀子的《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晋代傅玄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
亚里士多德讲:“人是政治性的动物”,强调人受社会环境(群体)影响,环境可塑造人的品性。
奥斯卡·王尔德:“选择你的朋友,就像选择你的书籍一样谨慎。”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英国作家菲尔丁:“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2024年9月19日的文档:“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
环境对成长的影响
鹰在鸡窝里长大,即使它有强有力的翅膀,也会失去飞行的力量;猛兽成长于家圈,那么即使他再凶猛,也会失去锋利的爪牙。
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如果天然自净功能遭受人为破坏,环境就会受到污染,人类也会受到惩罚。
环保的责任
环境保护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家利益。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水质污染严重,每年至少接受排放的污水300亿吨,平均每天8000万至9000万吨,其中85%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流入江河。
环保的必要性
汽车排放的废气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很大伤害,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破坏了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只要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捕杀野生动物,不乱砍伐树木,不乱排放有污染有毒素的污水烟雾,不乱随意打扰动植物的生活区域,才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环保的实际行动
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少开汽车、多骑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都是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
这些道理论据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保的必要性,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每个人在环保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