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七上八下的由来原文?

59

关于成语“七上八下”的由来,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成语出处

文学典故来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这句话通过“十五个吊桶打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胡正卿内心的忐忑不安。

禅宗典故关联

宋代宗杲在《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中也有类似表述:“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此句通过“七上八下”形容心神不定,但该来源更多体现禅宗修心境界的描述,与《水浒传》中的用法存在差异。

二、文化背景

《易经》卦象说

有观点认为该成语与《易经》中艮卦(☶)和兑卦(☵)的爻位有关。艮卦第七爻为阳爻,兑卦第八爻为阴爻,二者相邻形成“七上八下”的意象,但此说法属于文化衍生解释,并非成语直接来源。

科举考试关联

部分资料提到科举考试前考生的紧张情绪可能催生了该成语的用法,但这一说法缺乏直接文献依据,属于后世对成语使用场景的延伸。

三、成语含义与演变

核心含义:

形容心情慌乱不安,常用于描述焦虑、期待等情绪状态。

结构特点:采用“数词+动词短语”结构,通过“七上”(上升)与“八下”(下降)的动态对比,强化不安感。

扩展应用:现不仅用于描述个人情绪,也比喻事物零乱不齐的状态。

综上,“七上八下”以《水浒传》中的文学形象为核心来源,同时融合了禅宗思想与文化典故,成为表达人类共通情绪的典型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