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以下是他主要的人生经历:
早年生活
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
7岁开始读书,12岁进入三味书屋学习,课余喜欢绘画。
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周伯宜长期患病,家境逐渐衰落。
求学经历
1898年,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周树人。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公费赴日本留学。
在日本先后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弃医从文
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鲁迅逐渐意识到医学无法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决定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
文学创作与革命活动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后来陆续发表《阿Q正传》《药》《故乡》等著名小说,收入小说集《呐喊》。
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一起推动文学革命。
1927年,到上海定居,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参加和领导多个革命社团。
晚年
1930年,被推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逝世。
鲁迅的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和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