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叶公好龙人人知什么意思?

59

“叶公好龙人人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叶公子的故事,现多用于讽刺虚伪、表里不一的行为。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成语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字面:

叶公(春秋叶公高)家中到处雕刻、绣有龙纹,自称喜爱龙。 - 引申义:比喻口头上声称喜爱某事物,但实际并不真正了解或接受其本质,甚至对其存在感到恐惧或厌恶。

核心寓意

批判那些言行不一致、徒具虚名的人,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二、历史背景与出处

典故来源:

出自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五》,原文为“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历史人物辨析:叶公(叶公高)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以勤政爱民著称,并非如寓言中那般胆小怯懦。成语的寓意源于文学加工,与历史事实存在差异。

三、使用场景与示例

批评虚伪言行:如“他平时总说喜欢环保,但垃圾分类却从未主动参与,真是叶公好龙。”

警示表里不一:例如“这种政策宣传与实际执行脱节,简直就是叶公好龙。”

四、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画龙画虎、名不副实、虚与委蛇。- 反义词: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真知灼见。

综上,“叶公好龙人人知”通过典故传递了深刻的道德警示,提醒人们要真诚待人,避免成为“知行脱节”的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