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之际”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情况万分危急,常用于描述紧急关头或关键节点。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从字面看,“千钧一发”指用一根头发悬挂千钧(3万斤)重物,比喻力量极大、形势极端危急。引申为事情的成败或安全系于毫发之间。
二、用法与结构
语法功能
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常用于主谓或定中结构。例如:“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挺身而出”。
搭配示例
1. 消防队员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到现场,成功扑灭大火;
2. 项目进度滞后,现在处于千钧一发之际,需立即加班赶工。
三、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迫在眉睫(形容事情紧急)、危在旦夕(形容危险迫在眼前)。- 反义词:
安然无恙(平安无事)、安如磐石(稳固可靠)。
四、文化背景与出处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汉代班固《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另有唐代韩愈《与孟尚书书》以类似比喻论述危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千钧一发之际”不仅是描述物理上的悬重状态,更强调在极端危急情况下的紧迫感和决策的重要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