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无欲则刚”这句话最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但“无欲则刚”这一具体表述则来源于《论语·公冶长》中孔子的言论。
大道至简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追求最本质的真理,达到最简单的境界。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无欲则刚
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没有世俗的欲望,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刚直不阿。孔子认为,申枨虽然有欲望,所以不够刚强。
综合来看,“大道至简无欲则刚”这句话融合了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前者强调大道至简的哲学理念,后者则通过孔子的言论阐述了无欲则刚的道德修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