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福建福州,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作家、艺术家和历史保护主义者。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母亲则是一位优秀的家庭主妇。这样的家庭环境为林徽因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她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和才华,曾就读于培华女子中学,与梁思成相识相恋。
1924年,林徽因赴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和耶鲁大学戏剧学院,主修建筑系和舞台美术系,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生。1928年,她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回国后与丈夫一起考察了许多古代建筑,发现了唐代建筑佛光寺,并参与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
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她对传统建筑的深入研究和对现代建筑的创新探索上。她致力于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现代建筑的风格和道路。她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建筑项目,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
在文学方面,林徽因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她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细腻而著称。她的小说、散文、随笔和翻译作品都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代表作包括《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林徽因的一生饱经沧桑,曾历经世界大战、社会动荡等多重历史考验。她在这些变故中展现出坚韧的品格,一次次从困境中崭露头角。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因肺结核去世,享年51岁,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她的墓碑由梁思成亲自设计,有她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花环刻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