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事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时间划分方式,每个节气都伴随着一些谚语歌,用以指导农作和日常生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十四节气谚语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气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正月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三月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四月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五月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六月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秋分不割,霜打风磨。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小满不下,黄梅偏少。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
这些谚语歌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也体现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智慧。通过这些谚语,人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