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现象的来临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其顺序不可颠倒:
一、主要影响因素及顺序
纬度差异 纬度是影响物候现象的首要因素。越往北,物候现象(如植物开花、候鸟迁徙)出现的时间越晚。例如,北京桃花开放时间早于南京,而大连因靠海气候差异,部分植物开放时间更晚。
经度差异
经度影响主要与气候类型相关。大陆性气候区(如中国华北)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导致春季来得较晚;海洋性气候区(如欧洲西部)冬季温和,春季更早。例如,大连比北京早开放连翘和榆叶梅约1周。
高下差异
在春夏季节,海拔越高,物候现象越晚出现;秋季则相反,高处植物落叶更早。但需注意特殊气象条件(如逆温层)可能影响这一规律。
古今差异
长期气候变化会导致物候期的整体推移。例如,全球变暖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物候期提前。
二、因素间的逻辑关系
空间因素主导时间因素: 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属于空间因素,决定了物候现象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起始时间;古今差异作为时间因素,受长期气候演变影响,通常与其他空间因素共同作用。 不可颠倒性
三、补充说明
季节与月份的差异:同一纬度地区,物候期随季节变化而移动。例如,南京早春(3-4月)比北京早20天开放桃花,但晚春(5月初)两者差异缩小至10天。
特殊气候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如寒潮、暖流)可能临时改变物候节奏,但不改变整体规律。
综上,物候现象的时空规律由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四个因素共同决定,且顺序不可随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