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在《论语》中的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基本释义 “箪”指古代盛饭的竹制器皿,通常为圆形或方形,由竹子编制而成,用于盛放食物。
出处与原文
该词出自《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在此称赞颜回在贫困环境中仍保持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文化内涵
- 安贫乐道: 颜回用箪食瓢饮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儒家“安贫乐道”的理想人格,即不因物质匮乏而放弃精神追求。 - 对比手法
相关用法
现代汉语中,“箪食瓢饮”常被引申为形容安于清贫、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例如:“他一生箪食瓢饮,专注于学术研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