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献之与王羲之的名言,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王羲之名言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 以山水喻人品,将兰花比作高洁品格的象征。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
通过山水意象表达人格的坚定与情怀的淡泊。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突出临事沉稳的态度,彰显对古贤的敬仰。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致永年"
强调内敛修养与长寿的关联。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香"
以自然景致表达高雅情操。
"文品极于古,清言足可听"
肯定文学品味的根源在于古籍,推崇清雅言辞。
"风和春日永,水映暮山清"
通过四季意象抒发现代隐士情怀。
"大水流为九曲,春风又是一年"
以自然现象隐喻时光流逝与生命轮回。
"作文当有清气,临事终期虚怀"
提出文学创作应具备的清正之气和谦逊态度。
"幽兰间修竹,流水抱春山"
综合自然元素构建理想人格图景。
二、王献之相关典故与思想
"东床快婿": 源自《晋书·王羲之传》,王献之因坦率性格被赞为“东床坦腹”,后成为其书法成就的代名词。 《笔势论》
年少学书:王献之自七八岁起受父亲指导,曾以稚嫩之笔书壁,羲之赞叹其潜力。
三、名言的影响与传承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书法闻名,其思想通过《笔势论》《乐毅论》等作品传承,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王献之的"清言足可听"等理念,至今仍被推崇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