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点明寓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意思。以下是一些最常用的歇后语及其解释: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形容心里慌乱不安,忐忑不定。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白费力气,劳而无功。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比喻用巧妙的手段化解危机。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真心实意。
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比喻冒充高大或重要的人物。
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
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逻辑,不切题。
擀面杖吹火——窍不通:
比喻对某事完全不懂,一窍不通。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比喻处境困难,两边不讨好。
七十岁配眼镜——老话(花):
比喻年纪大了,不中用了。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比喻输得一塌糊涂,尤其是指书籍、知识等。
打破砂锅——问到底: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芝麻开花——节节高:
比喻情况越来越好,步步高升。
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比喻有学问的人遇到不讲理的人,无法说服对方。
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比喻人的名声很大,广为流传。
背鼓上门——讨打:
比喻自找麻烦,自找打。
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比喻说话或做事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比喻某人或某事物非常不受欢迎。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各自展示自己的本领或方法。
竹笋出土——节节高:
比喻事物不断进步,越来越好。
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比喻方法不对,办事不得其法。
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比喻处理事情圆滑,两边都不得罪。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马尾搓绳——不合股:
比喻事物不协调,不团结。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比喻共同分享快乐和痛苦。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比喻本来隐藏的事物或人暴露出真实面目。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比喻有真才实学或好东西却难以表达出来。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比喻人的名声大,知名度高。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比喻各种味道都有,形容复杂多样。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比喻对某事完全不清楚,不明白。
31. 竹筒倒豆子——不留底:比喻说话或做事直截了当,不保留。
32. 电线杆子挂暖壶——水平(瓶)高:比喻水平高,能力强。
33. 戏台上拜天地——快活一时:比喻暂时快乐,不能长久。
34. 猪身上的肉——有肥有瘦:比喻事物有好有坏,混杂在一起。
35. 打开闸门的水——滚滚向前:比喻事情发展迅速,势不可挡。
36. 撅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比喻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37. 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比喻非常吝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