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藩《端午日》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朱翌《朝中措》
当暑著来清。——杜甫《端午日赐衣》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江南靖士《端午》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陈子龙《五日·选一》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张建封《竞渡歌》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还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家国情怀的抒发。希望这些诗句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