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简称“中大”)的校训是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由孙中山于1924年11月11日在国立广东大学成立典礼上亲笔题写。以下是具体解析:
校训来源
该校训出自《礼·中庸》第二十章,原文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个人修养的核心思想。
时代意义
孙中山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现代诠释,强调“博学”不仅指知识积累,更包含对古今中外的综合理解;“审问”“慎思”倡导独立思考与科学方法;“明辨”要求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笃行”则强调知行合一,主张将理想转化为实践。
教育理念
校训贯穿中大百年教育实践,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结合时代需求发展。例如,陈寅恪等学者以身作则,用学术追求诠释“笃行”精神。中大还注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历史地位
在学术商业化倾向的背景下,中大校训成为坚守学术道德与社会责任的精神标杆,被《南方周末》等媒体称为“理想主义最后的堡垒”。
综上,中大校训不仅是学术传承的载体,更是人格培养与社会责任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