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珍惜粮食的文言文,综合相关古诗文及名言,整理如下:
一、经典古诗
1. 《悯农·其一》(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下粒粒种子,秋天收获万颗庄稼。天下没有闲置的田地,但仍有农民饿死。 释义:通过夸张手法展现农业生产的艰辛与农民的疾苦。
2. 《悯农·其二》(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烈日当空时农民仍在田间劳作,汗水滴入泥土,谁能想到盘中食物来之不易?
释义:以具体场景揭示粮食生产的不易,倡导节俭。
3.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译文:农忙时节全家齐上阵,妇女挑米、儿童递水,虽暑热难耐仍坚持劳作。 释义: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农民的辛劳与丰收的喜悦。
二、名言警句
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3. 珍惜粮食,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4. 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无名氏《节约粮食倡议》
三、补充说明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虽未直接涉及粮食,但通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句,隐含对田园劳作的尊重与珍惜。-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通过自身经历反思社会,体现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以上内容综合了农业生产的艰辛、诗人对农民的关怀,以及传统节俭思想的传承,共同构成珍惜粮食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