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谐音类
1.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2.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4. 精装茅台——好久(酒)
5.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二、象形类
1. 麦田里种棉花——举两得
2. 油灯下读书——光明正大
3.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谐音“围棋”为“归期”)
4. 书生骑马——走马观花
三、谐音与象形结合类
1. 阎王扮观音——神不神,鬼不鬼
2.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3. 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四、趣味类
1. 鸡冠花戴鸭嘴——装模作样
2. 老鼠戴帽子——胆小(鼠)
3. 猫头鹰戴眼镜——目中无人
注:部分歇后语存在多义性,如“外甥打灯笼”既可指亲属关系,也可引申为按旧习惯办事。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