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挥洒才华的源泉。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七夕诗词及其作者:
唐代诗人
宋之问的《七夕》
>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崔涂的《七夕》
>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林杰的《乞巧》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卢炳的《鹊桥仙》
>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
宋代诗人
杨璞的《七夕》
>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权德舆的《七夕》
>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卢殷的《七夕》
>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刘禹锡的《七夕二首》
>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李商隐的《七夕》
> 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其他朝代诗人
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杜牧的《秋夕》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王建的《七夕曲》
> 两情缠绵忽如故。
李贺的《七夕》
>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吴文英的《秋蕊香·七夕》
> 怕闻井叶西风到。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景象,还反映了诗人对爱情、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感悟。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七夕节的重视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