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强调逆境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责任与担当源于对苦难的承受与超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在困境中保持本心,在顺境中推己及人,体现“小我”与“大我”的统一。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以生与义的抉择为例,彰显孟子对道德原则的坚守,成为后世儒家伦理学的核心命题。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提倡批判性思维,反对盲目迷信权威,强调知识需结合实践与理性分析。
"人皆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论证人性本善,以"四端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基础,构建儒家伦理道德体系。
注:
以上名言均出自《孟子》经典篇章,如《告子上》《离娄下》《尽心下》等,其思想至今仍对个人修养、社会治理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