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诗句,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哲思与情感表达,以下为分类整理:
一、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
1.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二、生死轮回与自然规律
1. "生死自然理,消散何缤纷"——阮籍《咏怀》
2.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篇》
3.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庄子《齐物论》(虽未直接提及死亡,但隐含生命虚幻性)
三、豁达超脱生死观
1.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
2.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李白《拟古十二首·其十》
3. "生死即如此,当笑对浮云"——苏轼《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四、生命价值与精神永恒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王安石《泊船瓜洲》
3. "史家留青史,无韵胜有诗"——杜甫《赠卫八处士》
五、离别悲怆与思念永恒
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夜雨寄北,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隐含生死离别)
3. "黄泉路上无寻处,萧萧班马鸣寒鸦"——白居易《梦微之》
注:部分诗句存在多义性,如庄子的"浮生若梦"既可表达对生命虚幻的感慨,也可引申为对死亡超脱的态度。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