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僧志南的绝句全诗意思是什么?

59

僧志南的《绝句》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二月的江南春景,诗中蕴含着禅意与生活感悟。全诗如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一、逐句解析

古木阴中系短篷

诗人在古木的浓荫下系好小船(篷),准备启程。这里的“古木”象征岁月的沉淀,与“短篷”(船的代称)形成静谧的画面,暗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淡泊。

杖藜扶我过桥东

诗人拄着藜杖(拐杖)向东走过小桥。此处通过“杖藜扶我”的拟人化表达,将藜杖比作亲密的游伴,传递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沾衣欲湿杏花雨

杏花飘落时节的细雨,轻柔地沾湿衣襟,却未完全浸透。用“欲湿”形容细雨的细腻与绵长,展现诗人对自然微妙之处的敏锐感知。

吹面不寒杨柳风

温暖的春风拂面,带来杨柳的清新气息,驱散了寒意。此句通过“不寒”强化春风的柔和与生机,成为千古名喻。

二、整体意境

全诗以“古木”“短篷”“杨柳风”等意象构建出一幅江南春日水墨画,通过“系”“扶”“沾衣欲湿”等动词展现动态过程,将静谧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主观情感融为一体。这种写法既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的境界,又蕴含着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三、艺术特色

人格化手法:

将藜杖拟人化,增强画面亲密度与趣味性。

意境营造:通过“古木阴”与“杨柳风”的对比,强化时空维度感。

语言简洁:用词精准,如“不寒”替代“微风”,提升表现力。

四、历史地位

作为南宋唯一传世诗作,《绝句》以小见大,通过日常场景传递出深邃哲理,成为宋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