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只见青松不见花”的出处、原作者及意喻,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出处与作者
佛教偈语属性 该句出自佛教经典中的偈语,最早见于慧光和尚的《圣言善语》第九章。慧光是南朝时期的高僧,以弘扬佛法著称,其言论常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哲理。
具体章节与内容
原文出自《圣言善语》第九章“克已修道”,全句为:“善似青松,恶是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霜至,只见青松不见花。” 慧光在此以青松与花的对比,阐释善恶终有报应的佛理。
二、核心意喻
善恶对比
- 善如青松,象征坚韧、恒久,虽在世间默默无闻,但经得起风霜考验。
- 恶如花朵,短暂绚烂却易被寒霜摧毁,象征恶行虽一时得利,终将自食恶果。
时间验证
诗句通过“寒霜至,只见青松不见花”的意象,强调善恶的终极归宿:善行如青松,历久弥新;恶行如花朵,终将凋零。
三、文化影响
文学引用: 被冯梦龙《醒世恒言》引用,成为民间传诵的格言。 艺术载体
综上,该句通过自然意象传递佛教因果报应思想,既是慧光禅宗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中“大义凛然”的道德哲学象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