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咏竹七律诗作主要有以下两首较为著名的作品:
一、《霜筠亭》(《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原文: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注释:
“解箨新篁”指刚从笋壳中破出的竹笋,虽幼弱却已显优雅姿态,展现出耐寒的潜力。- 诗的后两句通过“秋风粉落”的意象,暗示只有经历严寒考验,竹子的坚韧品格才能完全展现。
二、《风定后竹》(狱中作)
原文: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注释:
该诗以白描手法描绘竹子被南风吹得摇曳生姿,枝叶相撞发出清脆声响。- “可折不可辱”一句,既写竹子的物理特性,也暗喻其坚韧品格,成为苏轼被贬期间心境的写照。
补充说明
苏轼通过这些诗作,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感,更借竹子抒发了自己刚毅不屈的精神。例如《霜筠亭》中竹子的“岁寒姿”与“秋风粉落”的意象,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悟,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