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下无难事,天下无易者”这一表述,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核心含义
“天下无难事”的含义
该成语出自宋代秦观的《李训论》,原句为“天下无难事,得其人则易于反掌”,强调只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再难的事情也能顺利解决。
“天下无易者”的补充说明
与“天下无难事”相呼应,“天下无易者”并非独立成语,而是对前一句的补充和深化。其含义为:世上没有真正容易的事情,所有事情的成功都取决于人的努力和态度。
二、哲学思想背景
老子《道德经》的关联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提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强调伟大事业往往源于细微之处,与“天下无易者”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互补。
难易辩证关系
“难无难,易无易”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认为事物的难易是相对的,通过转化和积累,难事可变易,易事可变难。
三、历史与文化影响
激励作用
该思想被历代仁人志士广泛传颂,成为激励人们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例如,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亦引用此理。
应用场景
在实际生活中,常用于鼓励人们以积极态度面对挑战,如科研攻关、社会改革等领域。
四、总结
“天下无难事,天下无易者”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人定胜天”的价值观,既承认客观规律,又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其核心在于:只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再复杂的问题也能找到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