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是《孟子》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主要论述了修身、立命、仁德等哲学思想。以下是该篇章的原文及注释:
一、核心原文与注释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强调以道德和正义为准则,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坦然自若。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仁人志士在穷困时坚守道义,在顺境中仍遵循天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体现孟子的"穷达观":穷时修养自身,富时普济天下。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以射术喻教,强调引导而非强制,使学习者主动领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保持中庸之道,让有才能的人追随,体现"无为而治"思想。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通过比喻说明接近圣贤的难度,强调圣道的高深。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反思自身并保持真诚,是最大的快乐。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倡导以仁德为标准,而非盲目比较。
二、其他重要段落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认为命运不可强求,应顺应自然规律。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外在得失取决于自身努力。
"万物皆备于我矣"
表达"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蕴含宇宙真理。
三、思想核心
孟子通过"尽心、知性、存天"的修养路径,主张人应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仁德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其思想对后世儒家学说影响深远,被列为"孟子思想三大支柱"之一。
(注:本文综合自多个权威版本,注释参考《孟子集注》等古文注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