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幼儿礼仪活动现场怎样待客教案?

59

《礼貌待客》教案(幼儿园大班/中班)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规范

了解客人来访时的基本礼仪规范,包括问候、邀请、引导、送别等环节。

技能培养

掌握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进”“谢谢”“再见”)及基本动作(如邀请手势、引导姿势)。

情感与社会性

培养热情好客的品质,增强安全意识(如陌生人识别)。

二、活动准备

物资准备

- 水果、饮料、茶具等待客用品。

- 音乐设备,播放《看朋友》等礼仪相关歌曲。

- 角色卡片(主人、客人、陌生人)。

环境布置

- 设置模拟客厅场景,摆放茶几、椅子等家具。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与认知(5分钟)

情境讨论: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客人来访的场景,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招待客人。

礼仪知识:讲解待客的基本规范,如敲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等。

2. 角色扮演与模拟(15分钟)

班级来客人

模拟客人到访,幼儿需主动问好、引导进入、提供茶水,并邀请客人坐下。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不礼貌行为。

家里来客人

幼儿扮演主人,摆放茶具、水果,模拟客人到访的全过程。

通过角色互换,强化主动待客的意识。

3. 视频学习与互动(5分钟)

观看视频:播放《我会招待客人》等礼仪教学视频,教师同步讲解要点。

互动提问:视频后提问幼儿“如何判断陌生人”“送别客人时应该说什么”,巩固知识。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行为总结:回顾待客礼仪要点,表扬表现突出的幼儿。

延伸活动: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实践待客礼仪,并记录家庭反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和礼貌用语的运用。

难点:将礼仪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尤其对陌生人的应对。

五、评估与反馈

通过观察幼儿在模拟活动中的表现,评估礼仪掌握情况。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礼仪实践效果。

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班级规模和幼儿发展水平调整,建议配合音乐、游戏等趣味性活动,提高幼儿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