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描写人寂寞

59

一、直接表达知音难寻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借俞伯牙与钟子期典故,抒发现代报国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

"钟期久已没,云和知音梦魂同"

钟繇《赠卫八处士》以亡国之痛感慨知音难觅,悲怆中透出对知音的执着追寻。

二、以景衬情表达寂寥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苏轼《木兰花令》通过雨夜梧桐的意象,烘托失眠者对知音的渴望。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以冷寂的自然景致,反衬内心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痛苦。

三、时空对照强化寂寥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通过时空的宏大对比,凸显个体在宇宙中的孤独与渺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以静谧的竹林环境,隐喻无人理解的寂寥心境。

四、以物寄情抒发幽怨

"杨柳东桥路,曲中暗有相期处"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通过杨柳与曲调的意象,隐含对逝去知音的追思。

"幽恨传"

崔钰《巫山唱罢行》以乐曲传递幽恨,暗示知音难寻的无奈与悲怆。

这些诗句通过典故、景物、时空等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类共通的孤独感与对知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