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歇后语的两大特点是什么?

59

歇后语的两大核心特点如下:

一、谐音特点

谐音是歇后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通过利用词语的谐音关系,歇后语在简洁表达中蕴含丰富含义。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利用“舅”与“旧”的谐音,巧妙表达“没有变化”的意思;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通过“书”与“输”的谐音,讽刺知识分子的困境。

这种谐音手法既保留了语言的趣味性,又能在简洁中传递深刻寓意。

二、比喻特点

歇后语常通过生动的比喻来形象表达抽象概念。例如: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以泥塑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意象,比喻自身难保的困境;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用擀面杖吹火的荒诞性,比喻对事物完全不了解。

比喻手法使歇后语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便于群众理解和传播。

补充说明

歇后语通常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前半部分:起“引子”作用,类似谜面,需通过谐音或比喻引发联想;

后半部分:起“后衬”作用,揭示谜底,通常通过谐音或会意实现。

其结构特点与谜语相似,但省略了后半部分解释,需结合语境自行揣摩。歇后语作为汉语熟语,兼具幽默性与哲理性,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