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是美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以下是其生平的详细梳理:
一、早年生活与教育
出生与家庭背景 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奥克帕克,父亲是医生,母亲是音乐教师。家庭中排行第二,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兴趣与早期创作
少年时期对文学和写作充满热情,曾担任校报编辑,并使用“Ring Lardner Jr.”等笔名创作短篇小说,受拉德纳(Ring Lardner)影响。
二、职业与战争经历
记者生涯
1917年中学毕业后加入《堪萨斯城星报》实习记者,后成为《多伦多星报》驻巴黎记者,长期从事战地报道。
战争创伤与创作转型
1918年参加意大利战争,因炮弹击中重伤,这段经历深刻影响其心理和创作风格,转向文学创作。
三、文学成就与代表作
核心作品
- 《太阳照常升起》(1926):描绘一战后美国青年的迷惘,奠定“迷惘的一代”文学基调。
- 《老人与海》(1952):通过渔夫形象展现人类坚韧,获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 其他代表作:《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文学风格
以简洁明快的“冰山理论”著称,通过细节暗示深层意义,被誉为“文坛硬汉”。
四、社会活动与晚年
政治与军事经历
参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1936-1939),二战期间任美国海军记者,后赴中国报道抗战。
晚年生活与悲剧
1961年7月2日在爱达荷州凯彻姆自杀身亡,享年62岁。原因众说纷纭,包括空难、火灾及精神压力。
五、历史地位与影响
文学流派: 与福克纳并称美国现代文学双子星,代表“新闻体”小说创新。 精神象征
海明威的生平融合了冒险、战争与文学创作,其作品至今仍对全球文学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