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讽刺损人利己行为的古诗,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以老鼠比喻无礼无耻之人,痛斥其不知廉耻,是《诗经》中骂人最直接、最解恨的篇章。
二、《诗经·小雅·巧言》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杜甫借蛇喻指巧言令色、无能之辈,讽刺其虚伪与危害。
三、《红楼梦·迎春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通过判词隐喻,曹雪芹批判忘恩负义、恃强凌弱的权贵形象。
四、《醉太平·夺泥燕口》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以夸张手法揭露贪官污吏的贪婪本质,展现其搜刮民脂民膏的丑态。
补充说明:
1.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杂作》)虽未直接骂人,但讽刺小官为攀附权贵而牺牲原则,间接体现损人利己思想。
2. 《咏针》(《杂作》)通过讽刺只认外表不认人的行为,暗含对虚伪势力的批判。
以上作品均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对损人利己行为进行了深刻揭露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