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宋代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文儒》,原句为:“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成语含义
“开卷有益”指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获,常被用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强调读书的益处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提升品德和修养。
二、典故来源
历史人物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光灵)是该成语的典型人物。他统一全国后,命文臣李昉等人编纂《太平总类》(后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1000卷,分类55门,是北宋前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
具体事例
- 宋太宗每天坚持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即使政务繁忙也抽空补读,甚至将阅读视为“不劳”的乐趣。
- 他常对侍臣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种态度感染了朝野,形成浓厚读书风气,连宰相赵普也勤奋研读《论语》。
三、成语演变
书名由来: 因宋太宗亲自阅读并重视此书,《太平总类》改名为《太平御览》。 文化价值
四、现代意义
“开卷有益”不仅是对个人学习的鼓励,也体现了古代帝王通过读书治理国家的理念。它提醒人们,书籍是智慧的源泉,阅读能开阔视野、提升素养,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