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上对春季的定义主要基于气温变化特征,具体标准如下:
一、核心定义
基本标准 若一年中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北半球)均≥10℃,则将这一天作为春季的开始日。
补充条件
若后续出现低于10℃的天气,需连续5天均≥10℃才能保持春季的判定,否则需重新计算春季起始日。
二、其他说明
温度测量
日平均气温以当地2时、8时、14时、20时的温度取平均数作为计算依据。
季节范围
北半球春季通常对应公历3月下旬至6月下旬,南半球则为9月下旬至12月下旬。
气候特征
春季是气温起伏较大的季节,常出现“乍暖还寒”的现象,需结合天气预报做好衣物调整。
三、实际应用
旅游建议: 春季气温波动较大,建议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因短时降温影响行程。 农业意义
综上,气象学上的春天以平均气温≥10℃为核心,同时考虑温度波动对季节判定的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