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出自唐朝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拿去雕刻时,发现字迹的墨汁竟然渗入木板有三分深。原本是形容王羲之书法笔力刚劲有力,后来其含义有所延伸,也常用来比喻对文章或事物的见解、分析等非常深刻、透彻。
具体原文如下:
>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这段话讲述了东晋时期,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当工人拿到木板准备雕刻时,惊奇地发现王羲之写的字,墨汁竟然渗透进木板里面有三分深。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朝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一文,后来流传至今,成为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和见解深刻的代名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