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和对仗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定义、应用范围、结构和功能。
定义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要求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对仗需工整,共同构成一个特定而完整的意义,是中华语言特有的艺术形式。
对仗:是诗词文赋上下两个句子工工整整相对应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对仗应用于对联,也应用于其他文学形式。
应用范围
对联:常见于纸、布之上,或刻于竹、木、柱间,用于表达思想感情,是中国文学特有的文学形式。
对仗:主要应用于律诗中间两联,首联和尾联偶有对仗,一般情况下不对仗。
结构和功能
对联:上下联各有一句,通常是对仗工整、意境相通的。上联通常是提出一个观点或情境,而下联则是对上联进行回应或补充。对联的结构简单,但要求严格,包括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等。
对仗:是律诗中的一个部分,要求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
总结: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对偶表述,要求严格,形式多样,用于表达思想感情,是中国文学特有的艺术形式。
对仗是诗词文赋中上下两个句子工整相对应的修辞手法,主要应用于律诗中间两联,起承转合中的作用是承和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