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三章的环境描写包括:
自然环境描写
“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这些景物描写不仅点明了时令,而且象征着苏维埃春天的到来。
“微微流动的空气里,充溢着浓郁的花香;星星像萤火虫一样,在天空的深处闪着微光;人声传得很远很远……”。
“一到夏天,在宁静的夜晚,年轻人全都跑到外面来。姑娘们和小伙子们,或者成群成帮,或者成双成对,有的在自家门口,有的在花园和庭院里,有的就在大街上,坐在盖房用的木料堆上。到处是欢笑,到处是歌声。”。
“老砖厂那里很僻静。木板房顶有的地方已经塌了下来,碎砖东一堆西一堆的,砖窑也毁坏了,显出一片凄凉景象。这里遍地杂草丛生,只有他们三个好朋友有时候一起到这里来玩。”。
“蜿蜒起伏的山脉延伸至海滨突然中断。城郊一幢幢白色小屋排列在山峰之中,伸展到很远的地方。古老的郊区公园里静悄悄的。秋风扫下的枯黄的枫叶缓缓地落在已很久无人清理、杂草丛生的小径上。秋雨打着人们的脸。一团团饱含雨水的乌云,在低空慢慢移动。深秋,一望无际的森林里,树叶全落了。老榆树阴郁地站着,把满身皱纹藏在褐色的苔藓下面。无情的秋天剥去了它们华丽的盛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社会环境描写
“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这些描写表明保尔急着在病愈后去参加劳动,去为恢复苏维埃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城笼罩在破晓前的灰雾里,犹太居民区的街道空荡荡的,毫无生气。”。
“铁路终于如期修通了,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这些环境描写不仅描绘了苏联不同时期的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还通过景物和氛围的渲染,烘托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