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美德奉献孝心的打油诗如下:
孝敬父母要趁早
孝敬父母要趁早,莫待父母已变老。
哪天父母忽离去,你会后悔未尽孝。
古今劝孝打油诗
露、靼罱、硼哺经营健康的,典早年有个不孝之子,其父年老体衰后,便被其关锁在破屋之内,且只让老父吞糠咽菜,问、猪病全家忙。
他却和自己的儿子遍吃珍肴。
这事被老人看到后,感伤无限,就吟出了《明日他儿饿我儿》的打油诗:“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今日我儿来饿我,明日他儿饿我儿。”这首打油诗看似平淡无奇,但为后世之人起着警世策人的作用。
箍桶匠的感慨
清代诗人袁牧所著的《随园诗话》里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说是有一箍桶匠对儿子十分疼爱,怎奈年老体弱不能自食其力后,其子经常让他饿肚子,而把好饭留给自己的儿子吃。箍桶匠触景生情,感慨之余哼出了与《明日他儿饿我儿》完全相反的《莫教孙儿饿我儿》的打油诗:“曾记当年养我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凭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
父母的不易
诗的内容述说父母的不容易:“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泱泱华夏孝为先,礼仪之邦敬为首。”。
新时代的变化
2001年冬报载广东肇庆市某镇的陈老伯,夫妇俩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不料儿子婚后竟拒绝赡养二老,一日儿子作了一首打油诗:“爹同志,娘同志,爹娘两位老同志,新时代兴新办法,各人挣钱各人花。”对此陈老伯很是气愤“以牙还牙”地回赠了一首:“儿同志,媳同志,儿媳两位少同志,生儿育女我有罪,二十年后你尝味。”。
这些打油诗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情景,传达了孝敬父母、传承美德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尊重长辈,不要等到父母老去时才后悔没有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