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对仕途进退的态度是 坚守道义,等待时机。他坚信“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同时也在等待合适的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影响力。
在仕途顺利时,白居易并没有沉迷于权力和地位,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他看到社会腐败、官员阿谀奉承、百姓生活困苦,深感诗歌应当反映现实、干预政治。然而,他发现当时的朝廷并不重视诗歌的作用,诗歌无法真正替百姓发声,这让他感到悲愤和无奈。
在遭受贬谪和困境时,白居易并没有消极沉沦,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在江州任司马期间,虽然职位不高,但仍然坚持读书、写作,并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才能来改变现状。他给好友元稹写信,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内心的矛盾。
白居易的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对道义的坚守,也展示了他对时机的敏锐把握。他认为,在困境中应当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同时也要学会等待和积蓄力量,等待合适的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才能。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也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