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人间滋味》中的一些好句包括:
西瓜以四川西瓜最甜,且皮薄。
北方人是不大懂吃鸭的。北京烤鸭,诚然是寅恪先生所推荐的,但是洗鸭娇柔,下烤炉又猛火,层次分明而平均,淡而旨,脆而嫩,这些道理一般人是不大懂的。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别人吃。不要认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人的生活是要有一点艳丽的颜色,与大量的素色中的一点小摆设。
食为天下先,为人生第一桩大事。
新的地方,热闹的菜市让我感受到生之乐趣。比起百货和书店,市场的喧嚣与鲜活让我倍感亲切。
人口味应当杂一些,而生活的兴趣更要广泛一点,才能品味到更多的乐趣。
丰富的口味体验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初尝不习惯的美食,经过反复探索,愉悦的味道总能迎接你。
夏日里在井边剖开的西瓜,一刀下去,四溢的凉气,仿佛瞬间释放了整个夏天的热情。
吃苦瓜的经历让我明白,尝试是生活的必经之路,有时苦也是一种习惯的磨炼。
与其追寻遥远的文化,不如沉醉于当下的风味。生活需要扎根于我们能触摸到的真实之中。
栀子花自有其浓烈的香气,虽粗糙,却能在月下灼灼其华。
缤纷的绣球花参差盛开,颜色如梦。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岁月静好时,他悠闲自在地写了句,'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生活从容,且看汪曾祺笔下极致人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罢早饭,各自背着、扛着、挎着、举着自己的货色,用不同的乡音,不同的腔调,吟唱、吆唤着上街了。到太阳落山,又都像鸟似的回到自己的窝里。于是从这些低矮的屋檐下就都飘出带点甜味而又呛人的炊烟。
这些句子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描写生动,语言简洁明了,是《人间滋味》中的经典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