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创新与航天领域
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 2024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安全降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出舱,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再上新台阶。
火星探测任务进展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于2021年成功着陆,开启深空探测新篇章,激发青少年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高温超导磁浮技术突破
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启用,设计时速达620千米,展现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实力。
二、社会民生与民生工程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出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医疗保障政策优化
国家卫健委推出“单检免诊”等便民措施,降低群众就医成本,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
数字人民币试点
苏州等地试点发放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探索新型支付方式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三、国际视野与全球事件
国际森林日主题
欧盟发布新森林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的挑战,我国同步开展“珍惜水、爱护水”主题活动。
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
美国航天员在2021年首次实现火星探测,我国航天员也多次完成太空任务,展现航天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全球疫情应对合作
多国联合研发新冠疫苗,中国向土耳其提供国际救援,体现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团结协作。
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碳达峰目标推进
我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建设美丽中国。
海洋保护行动
我国首台高温超导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启用,助力海洋科研与资源开发。
垃圾分类政策完善
全国多地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提示:
建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事件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讨论其意义。例如,通过航天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环保行动增强责任感。新闻素材可配合制作手抄报或PPT,提升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