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早出晚归的诗句,综合搜索结果,以下是相关作品及赏析:
一、经典诗词原文及译文
《早出晚归》——唐白居易 > 早起或因携酒出,晚归多是看花回。 若抛风景长闲坐,自问东京作底来。 译文:
早上有时携酒外出,夜晚多伴花归。若弃置美景久坐闲庭,怎配言及东京(长安)之行?
《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种豆,杂草丛生豆苗稀疏。清晨起身除草,夜晚披月扛锄而归。小径狭窄草长露湿衣襟,衣湿不憾,只愿不违归隐之志。其他相关诗句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同陶渊明《归园田居》)
-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唐崔道融《田上》)
- “早出晚归造句”: 现代仿古诗示例 二、诗词背景补充 白居易《早出晚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反映东晋文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体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
崔道融《田上》:描绘农民在春雨中早出晚归的辛劳场景,展现农耕文明的艰辛。
三、其他艺术手法
白居易运用对比手法(如“携酒”与“看花”),强化时空反差;
陶渊明通过“带月荷锄归”的意象,将时间与动作融合,营造孤寂而坚韧的意境;
崔道融以“雨足高田白”展现自然与劳作的和谐,体现道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以上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早出晚归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与劳动的赞美,也隐含对人生境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