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厚淳朴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敦厚”与“淳朴”两个词组合而成,形容人性格温和、待人真诚且质朴无华。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含义
敦厚:
指性格忠厚老实,强调品德上的正直与可靠,如《后汉书·崔駰传》中的“淳朴散离,人物错乖”;
淳朴:
侧重朴实无华,常与“诚实”“质朴”等词连用,如杜甫《五盘》诗中“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
二、用法特点
作谓语:可单独使用,如“他性格敦厚淳朴,深受邻里喜爱”;
作定语:多用于形容人,如“淳朴的民风”“淳朴的少年”。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淳厚、憨厚、质朴、朴实、浑厚;
反义词:狡诈、虚伪、世故。
四、补充说明
该词出自《后汉书·崔駰传》,原指社会风气淳朴,后泛指个人品德敦厚。在文学作品中常与自然景物结合使用,如“小雨的清幽淳朴”,以增强意境表达。
综上,敦厚淳朴是形容人兼具诚实品质与质朴性格的复合型词汇,既包含内在品德的敦厚,也体现外在行为的质朴。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