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中的环境描写非常生动,以下是一些摘抄:
黑沉沉的大楼,耸立在布满密云的夜空里,厚实的窗帘紧紧遮住灯光,就像一匹狰狞巨大的野兽,蹲伏在暗处,随时可以猛扑出来伤人。
老街三十二号,堂皇的铁门上,横署着两个篆字——“慈居”。这个名字,可以叫人联想到,这儿也许是某某要人的公馆,但从那警卫森严的气势来看,又像一处阴森的衙门。
他这间办公室里,铺着彩色的地毯,沙发、茶几、玻晶烟具和墙角的盆景,装饰十分豪华。高大的黑漆办公桌,摆在房间正中,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
半夜里,城市鼾睡着,稀疏的电灯光描绘出半座山城的轮廓。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在乡村的边缘上,一定会有大片大片的森林。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松树是最常见的了,它的枝干细细的,叶子密密的,不时还发出淡淡的清香。榕树也是森林中的一员,它的枝干粗粗的,一片片叶子像一张张笑脸,不时向我们点头微笑。要是森林,那准少不了大叶树了,它的叶片大而宽厚,像是一把扇子,不时给人带来清凉。
大地到处白茫茫的,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远处山峰重重叠叠的,盖上一层皑皑白雪像大海卷起的滔天白浪。走进雪地,用脚一踩,咯吱咯吱的响,软绵绵的,像踩在席梦思床上。雪落在草坪上像白兔绒毛毯子,落在草坪边上的松树上,像冬天赠送给松树的奶油蛋糕,又像是罚站的淘气包。
在车站出口处,他们遇到了严格的检查,虽然江姐拿出了证件,但是*还是查看了行李卷,这使江姐感到意外,清楚地看出这座县城完全被一种特殊严峻的白色恐怖覆盖着。假如不是司机沿途爱护,他们很可能刚到目的地就出事了。
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看得略微清晰了。高高的城楼上,挂着几个木笼子。啊,这不是悬首示众吗?江姐一惊,紧走了几步,仔经一看,木笼子里,果真盛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
一瞬间,他仿佛望见了那部奇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眼光到,在一个书架旁边,果然有个头发长长、脸色苍白的青年,正在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厚书。看来他已经站了很久了,瘦削的脸在灯光下更显得阴郁晦黯。甫志高在暗中怜悯地注视着他。
这些摘抄展现了《红岩》中不同场景下的环境描写,从阴森的公馆到宁静的乡村,从白茫茫的雪地到严峻的检查站,生动地描绘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