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一回的标题是“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主要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阴司的经历以及他的还阳过程。以下是对这一回的赏析:
艺术特色
幻和趣:这一回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幻”和“趣”两个字来概括。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小说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例如,孙悟空变身为牛魔王,红孩儿与菩萨的互动等情节,充满了奇幻和趣味。
情节发展
阴司之旅:唐太宗在阴司中由崔判官和朱太尉引导,了解到“六道轮回”的法则,见证了善恶有报的真理。他还见到了因各种罪行受苦的亡魂,并被告知自己尚有二十年的阳寿。
还阳过程:在返回阳间之前,崔判官嘱咐唐太宗回到阳间后要举办“水陆大会”以超度孤魂。还阳后,唐太宗立即执行了崔判官的嘱咐,赦免了四百余名死囚,并放出了三千名宫女,同时发布了招贤榜和恤孤榜文,以示善举。
宗教和哲学思想
阴阳转化:通过唐太宗的阴司之旅,小说展现了阴阳转化的概念,即善恶有报,行善者升化仙道,恶者沉沦鬼道。
六道轮回:小说详细描述了六道轮回的过程,强调了善恶行为对命运的影响,劝诫人们要行善积德。
功德超度:唐太宗在阴司的经历和还阳后的善举,体现了佛教因果报应的观念,同时也展示了唐太宗作为一位明君的形象,他能够听从贤者的指导,积极推行善政,以期超度亡魂,积累功德。
好词佳句
万古江山几变更,历来数代败和成:这句诗表达了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的感慨,暗示了善恶有报的道理。
大国唐王恩德洪,道过尧舜万民丰:赞美了唐太宗的恩德,表明他的善行使得国家繁荣昌盛。
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这句话强调了慈善心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综上所述,《西游记》第十一回通过唐太宗的阴司之旅和还阳后的善举,展现了佛教因果报应的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唐太宗作为一位明君的形象。这一回不仅情节丰富,艺术特色鲜明,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宗教和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