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换位置的修改符号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具体用法如下:
一、对调符号(调整相邻字词位置)
画法:
在需要调换的两个相邻字词上方画一个“Z”形的曲线,中间部分为竖直的虚线,表示该部分不参与调换。
示例:
将“他是一位老师优秀的”修改为“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老师”和“优秀的”上方画对调符号即可。
二、置换符号(调整不相邻部分位置)
画法:
用两条交叉的斜线(通常为左斜线加右斜线)将需要互换的两个不相邻部分隔开,在交叉点处标注调换后的内容。
示例:
将“我喜欢吃苹果香蕉"修改为"我喜欢吃香蕉苹果",需用置换符号隔开“苹果”和“香蕉”。
补充说明
适用场景:对调符号仅适用于相邻字词或短句的调换;若需调换不相邻部分,必须使用置换符号。
规范要求:校对时需注意符号的规范性,如“Z形曲线”要画直且对称,避免交叉或模糊。
以上符号的使用需结合具体修改需求选择,建议在修改时用不同颜色笔标注修改类型(如红色划删除、蓝色恢复),便于后续校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