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一些句子赏析如下:
“不过说一个人要有良心,黄天在上,不可忘恩负义。”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道德的高度重视,强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秉持良心,遵守道德规范,不忘恩负义。这也是全书主题的一个缩影,即通过描绘各种人物的道德行为,来探讨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价值。
“一轮明月照孤舟,万点寒光映碧流。夜静更深人独坐,清光冷浸锦貂裘。”
这句话通过描绘明月和寒光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敬畏。
“人生追求功名利禄,古来有之。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曾经留下诗词,告诫世人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然而人们始终无法走出功名富贵的怪圈。”
这句话揭示了《儒林外史》所描绘的社会现象,即人们普遍追求功名利禄,尽管有前人的告诫,但仍难以摆脱这一怪圈。
“王冕七岁丧父,十岁给人放牛,十七八岁靠画画挣钱,不满二十岁就把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他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终日闭门读书,十分仰慕屈原。”
这段话详细介绍了王冕的生平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王冕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学成为一代画荷名家。他对功名利禄并不感兴趣,而是选择隐居读书,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
“危素喜爱他的画,让时知县派人约他相会,他装病不见;时知县屈尊去访,他又外出不见。吴王朱元璋特来拜访,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后病逝会稽山中。”
这段话描绘了王冕的孤高性格和对权贵的淡泊态度。尽管有机会与权贵交往,但他选择避而不见,最终因不愿为权势所动而隐居山林,表现了他坚定的道德立场和独立的人格。
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儒林外史》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