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深厚感激
感恩戴德 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常用于书面表达,如《三国志》中“今皆感恩戴义”的典故。
感激不尽
形容因受恩情而感动得无法用言语表达,如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中的“感激涕零”。
感同身受
既表达感激,又强调如同亲身经历一般,多用于代人致谢,如杜甫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延伸用法。
二、强调报恩行动
感恩图报
感激别人的恩情并设法回报,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延伸表达。
结草衔环
以草结绳救恩人,衔环报德,比喻至死不忘恩情,出自《三国志》典故。
三、突出情感共鸣
感同身受(延伸用法)
除表达感激外,还强调对他人困境的共鸣,如“看到灾区重建成果,我感同身受”。
悲喜交集
在悲痛中带有喜悦,常用于表达对他人苦难的同情与慰藉,如“听到噩耗悲喜交集”。
四、其他相关成语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来自哪里,比喻不忘本源,含感谢先辈或恩人的意味。 千恩万谢
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成语,注意“感恩戴德”与“感激涕零”的区别:前者侧重表达程度深,后者强调情绪外露。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