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三艘飞船,也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第六次飞行任务,具有里程碑意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信息:
一、基本信息
发射时间与地点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6时56分与空间站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任务周期与意义
航天员在轨驻留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返回与分离
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返回舱与空间站成功分离,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
二、技术突破与创新
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首次采用径向交会对接方式,以垂直方向从下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提升任务灵活性和安全性。
组合体运行能力
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验证了多任务协同能力。
应急救援与技术验证
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验证了空间站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并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三、任务目标与成果
空间站建设
为后续空间站舱段发射与维护奠定基础,推动中国空间站从建设阶段转入应用阶段。
科学实验与技术发展
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生物等实验,推动航天技术进步,例如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外挂设备维护。
航天员能力提升
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首次进驻空间站并实施出舱活动,航天员乘组完成多项首次任务(如首次双航天员同时出舱、首次在轨轮转等)。
四、历史地位
里程碑意义: 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关键阶段,为长期太空探索奠定基础。 国际影响
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与任务完成,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向新高度,未来将持续推动空间站建设与深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