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是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将“浩然之气”视为人能够做到大义凛然、在压力和诱惑之下都不动心的内在根据。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民众的地位比君主更为重要。他的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等。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儒家学派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