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修辞手法也称为“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称为借体,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
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
用借体的特征或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具体代抽象:
用具体的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中的“烽烟”代指战争
部分代整体:
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帆”代指船
整体代部分:
用整体代指部分。例如:“白大褂们在抢救病人”中的“白大褂”代指医生
工具代本体:
用工具代替本体事物。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中的“囤底”代指缺了粮
人名代著作:
用人名代替其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绰号代本人:
用绰号代替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借代的作用
形象生动:
通过借代可以使描述更具体、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例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简洁精练:
用借代可以省略冗长的描述,使句子更简洁明了。例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灵活多变:
借代手法灵活多变,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幽默感。例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答题格式
在回答借代修辞手法的问题时,一般采用以下格式:
指出借代:
明确指出句子中使用了借代手法。
说明借体:
指出用来代替本体的借体是什么。
解释本体:
解释被代替的本体是什么。
分析作用:
分析借代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效果。
例如:
句子:“一位红领巾正搀扶着一位老大爷过马路。”
答题:
1. 句子中使用了借代手法。
2. 借体是“红领巾”。
3. 本体是“少先队员”。
4. 作用:通过“红领巾”这一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少先队员的身份,增强了句子的感染力。
通过以上格式,可以系统地分析和回答借代修辞手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