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与虞姬的诗作,综合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一、项羽的《垓下歌》
这是项羽在垓下之战前所作,被《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是现存最完整的版本。
原文:
```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解析:
开篇以“力拔山兮气盖世”展现项羽的英雄气概,奠定全诗基调。- 中间“时不利兮骓不逝”表达英雄末路的无奈,暗指乌骓马不愿继续前行。- 结尾“虞兮虞兮奈若何”以悲怆语气呼应虞姬,成为千古名叹。
二、虞姬的《和项王歌》
虞姬为激励项羽抗敌,以《楚歌》形式作和,内容充满决绝与深情。
原文:
```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
解析:
前两句“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描绘汉军胜利的背景,烘托悲壮氛围。- 后两句“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以决绝语气表达对项羽的忠诚与生死与共的决心。
三、其他相关诗词
李清照《夏日绝句》: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成为《垓下歌》的常见配诗。
杜牧《题乌江亭》:
```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批判项羽失败后的颓废,反衬其英雄气概。
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诗》: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
思考项羽失败的原因,隐含对江东势力的期许。
四、补充说明
艺术特色:《垓下歌》通过时空对照(“力拔山兮”与“时不利兮”)和情感冲突(豪气与悲怆),成为悲壮诗的代表作。- 历史地位:不仅展现了项羽的个人悲剧,也反映了楚汉争霸的宏大背景,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以上诗作均围绕项羽与虞姬的悲剧爱情展开,既有对英雄末路的哀思,也蕴含对忠贞与牺牲的赞颂。